8月25日媒体报道,有几百辆亚美尼亚卡车被挡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边境,车上装满了李子、桃子和葡萄之类农产品。俄方禁入的理由是“植物检疫问题”。但还有一些拉着建筑材料的卡车被拦住了。人们都很清楚,俄罗斯这是在报复亚美尼亚在美国调停下,与阿塞拜疆议和,甚至要建立号称“特朗普国际和平繁荣之路”的赞格祖尔走廊。 这一幕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对比,清晰映射出了这个核大国的战略窘境。 在传统上,亚美尼亚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早在1918年5月28日,就成立了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。1920年1月29日,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。1922年3月,亚美尼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,同年12月30日跟随加入苏联。1936年12月5日,亚美尼亚直属苏联,成为加盟共和国之一。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全民公决独立,但俄军依然在这里保留久姆里军事基地。驻军达到6000人之多。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,公元301年,亚美尼亚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。在此后1000多年的历史当中,亚美尼亚多次遭到波斯、阿拉伯帝国和突厥帝国的政府,还曾经在一战期间遭到奥斯曼土耳其的种族和宗教大屠杀。亚美尼亚民族历经苦难,一直没有放弃基督教信仰。因此,亚美尼亚从政府到民间,一直认为自己应当在基督教文明当中享有较高地位,包括天主教、新教、东正教等分支,都应该对自己有尊重和保护的义务。
那么如今的俄罗斯是不是保护了亚美尼亚呢? 俄罗斯虽然采取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,但是东正教信徒占总人口的75%到79%。俄军将领在胜利日阅兵的时候,都要在胸口划十字。所以从宗教的角度说,俄罗斯与亚美尼亚还是同宗。当亚美尼亚遭到异教国家攻击的时候,俄罗斯似乎应该出手支援一下。 但事实证明,从叶利钦到普京,都不认为自己有这个宗教义务。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历次武装冲突中,俄军从不出手。甚至在2020年两国冲突期间,亚美尼亚已经有了亡国的风险,俄军依然坐视不管。相反,在普京掌权之后,遭到过俄罗斯主动进攻的却都是基督教国家,比如格鲁吉亚和乌克兰。所以,宗教关系从来不在俄领导人的决策要素之内。亚美尼亚对俄罗斯的怨气和不满,也是可想而知的。8月23日,甚至有大批亚美尼亚“支持共和国”党人士在久姆里基地外抗议,要求俄军撤走。 当然,西方的做法也是一样。美国和欧洲从来没有响应过亚美尼亚的呼救。于是乎,特朗普就成了亚美尼亚在黑暗中唯一的救世主。美国的介入给亚美尼亚提供了安全保障,虽然亚美尼亚很难再取回纳卡地区,但至少阿塞边疆不会再继续攻掠剩余的亚美尼亚土地,至少不需要武力打通赞格祖尔走廊,通向自己的飞地纳希切万。 这样一来,俄罗斯在失去叙利亚这个战略支撑点之后,又要失去亚美尼亚了。它在高加索地区的势力范围,就会大幅度收缩到格鲁吉亚北部。作为战略屏障的外高加索山地就此失守。 高加索在俄罗斯政治历史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和战略思考当中。这里是俄罗斯与突厥帝国陆上争夺的焦点,决定了两大帝国的进退。失去外高加索之后,俄罗斯就只剩下北高加索山脉可以抵挡,也就是横亘在格鲁吉亚与俄南部加盟共和国之间的高大山脉,“缓冲区”向北退却了200公里。在高加索地区的境外,俄罗斯就只剩下阿布哈兹和南奥斯奥梯两个缓冲区了,这两处在法律上还是格鲁吉亚领土。所以,俄方也必然对亚美尼亚的反水有强烈怨恨情绪。
无论有多大的怨恨也无法替代实力。既然俄罗斯不能对亚美尼亚雪中送炭,就无法阻止对方另寻新欢。况且,赞格祖尔走廊建立起来之后,对阿塞边疆、亚美尼亚、土耳其和美国,都有很大的好处。根据国外媒体的说法,目前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到走廊东端的赫拉迪兹已经有铁路通行,纳希切万内部也有铁路。从纳希切万再向西就进入了土耳其。巴库就在里海之滨,这里已经探明了丰富的油气资源,据说可以和波斯湾相提并论,阿塞拜疆有希望成为一个主要产油国。 铁路的开通,将为后续油气管道的修建提供良好条件。土耳其早就和阿塞拜疆亲如一家。当里海的油气滚滚进入土耳其,就能解决这个国家最大的痛点,也就是能源无法自给。土耳其还可以坐收油气过路费。其余油气从土耳其的黑海口岸出海,就成为了美国能源集团做生意的本钱。
阿塞拜疆得到收入、亚美尼亚得到安全、土耳其得到能源,美国得到了新的势力范围和利润。这听起来是一笔多赢的生意,唯二的输家是俄罗斯和伊朗。伊朗将失去里海到黑海陆上通道的收入,还要面对美国势力出现在北部边境的困局。但是伊朗在6月和美国、以色列的冲突中吃了大亏,勉强自保,恐怕没有能力干涉这四方的合作了。 对俄罗斯来说,禁止亚美尼亚货车入境,更多地是一种泄愤行为。当这个昔日超级大国把有限国力过分消耗在乌克兰的时候,就应该预计到这一天的来临。
易速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